PSI凯勒个别化教育系统概述---(Personalized System of Instruction,简称PSI)
个别化教学是指以学习者为中心适合于满足个别学生需要的教学,它不仅仅是独立的教学方法,也是以满足学生需要为目的的一种或多种技术的整合。
这些技术包括允许学习者设定通过教学序列时的步调;允许学习者选择学习方法和媒体;允许学习者选取想要学习的单元等等,其中所涉及的策略方法
以及相应的实体材料共同构成了个别化教学系统。
个别化教学系统的优点和缺点
(一)个别化教学的优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:
- 个别化教学能充分体现教学的人性化特征,满足不同的学习需求。
- 学生获取学习资料要比在以教师与学校为中心系统中的情况更容易。
- 目前的个别化教学系统能从读、听、看、练等多种渠道来支持学生的学习,从而使不同媒体的特点得到充分发挥。当然,能否合理的整合(而不是堆积)各种媒体是此优势得以体现的关键。
- 教师的帮助、劝告和指导获取相对容易。
- 教师和学生都能得到学习结果的定期反馈。
- 个别化教学有利于开展个人全面素质教育。
(二)个别化教学的缺点主要有:
- 对学习者的主动性要求较高。
- 适合个别化教学的课程范围和类型有限。
- 建立完善的系统存在困难。
传统团体教学 | PSI个别化学习 | |
年龄与进度 |
同龄同进度 | 混龄混进度 |
学习特点 | 限时学习 | 限量学习 |
教学特点 | 教师团体授课 | 学生自主操作, 教师个别辅导、因材施教 |
教室主体 | 教师 | 学生 |
教师身份 | 传授者灌输者 | 环境准备者、学习的观察者、辅助者、引导者 |
效果 | 习惯被动聆听 没学过的问题不愿挑战 应付考试,分数至上 主见少,以“老师说”为判断标准 |
养成自发自主学习的态度 喜欢挑战新鲜、未知领域 全面提升,能力至上 有主见,以“我认为”为判断标准 |
二者关系 | 相互依存、互为补充,共同构建完美教育 | 相互依存、互为补充,共同构建完美教育 |
2013年1月7日 00:00